中新社慕尼黑5月11日電(記者 馬秀秀)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德國區決賽10日在慕尼黑舉行。

當地時間5月10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德國區決賽在慕尼黑舉行。圖為參加活動的選手及部分嘉賓合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 供圖
當日,共有來自德國各地的13名選手直接參加德國賽區的比賽。比賽設置中文演講、知識問答及才藝展示環節。各選手講述對“漢語橋”主題“天下一家”的理解,還通過歌唱、繪畫、太極表演、樂器演奏等,詮釋各自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熱愛。
最終,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推薦的選手柯夏安(Eva-Anne Kirst)獲得一等獎,將代表德國參加在中國舉辦的“漢語橋”總決賽。

當地時間5月10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德國區決賽在慕尼黑舉行。圖為活動頒獎環節。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攝
中國駐德國大使夫人史玲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文是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包含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和中國智慧。中文也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語言,中國以外學習中文的人數已超過3000萬。今年世界大學生“漢語橋”中文比賽的主題是“天下一家”,希望各位參賽選手感受中文語言之美和中國文化底蘊,感受真實的中國,感受“天下一家”的博大胸懷。
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邱學軍表示,德國巴伐利亞州素有對華友好的歷史傳統。近年來,中國和巴州在包括語言交流等在內的多領域合作均取得豐碩成果。州內現已開設3家孔子學院,逾30所當地中學開設了漢語課,漢語業已成為巴州高考外語科目之一。期待各位中文愛好者以漢語為橋,在學習競賽中加深彼此了解,成為中德、中巴州友好交往與合作的語言使者。
比賽評委、巴伐利亞中國論壇理事施改革(Stefan Geiger)對選手們展現的中文及才藝表演印象深刻。他表示,語言是文化交流的鑰匙,德國年輕人學習中文對未來中德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當地時間5月10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德國區決賽在慕尼黑舉行。圖為參賽選手柯夏安在知識問答環節。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攝
柯夏安在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從2018年開始自學中文,目前在海德堡大學學習漢學。能代表德國到中國參加總決賽,她感到很開心。希望未來做一名翻譯者,讓更多人了解中國。
本屆比賽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協辦,慕尼黑孔子學院承辦。(完)【編輯:胡寒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