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昊星
無論是街頭巷尾穿梭的電動自行車,還是休閑娛樂場景中的電動滑板車、卡丁車,再到科技園區內常見的電動平衡車,近年來,智能短交通產品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
作為這一領域的重要“玩家”,九號公司已推出電動兩輪車、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割草機器人等多款產品。
今年5月,九號公司第700萬臺兩輪電動車下線。其間,九號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表示,隨著人們對傳統汽車的依賴減弱,社會對更私密、更智能、更多樣的出行方式需求迅速增長,智能短交通領域迎來發展機遇。兩輪電動車、滑板車和平衡車等產品處于一個充滿潛力的賽道,前景可期。
人形機器人:取決于應用場景是否真正成熟
近兩年,九號公司營收業績快速增長。2024年,九號公司總營收141.96億元,同比增長38.9%;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51.12億元,同比增長99.5%。從電動兩輪車來看,2024年,九號公司電動兩輪車全年銷量達259.9萬臺,同比增長76.6%。今年一季度銷量突破100萬臺。
國是直通車:近兩年來,九號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是否能保持住勢頭?
高祿峰:九號公司的業績增長,得益于公司各業務線持續放量。整體來看,九號公司擁有智能短交通和服務機器人兩大業務板塊,其中智能短交通包括智能兩輪電動車、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以及E-bike(電助力自行車)和全地形車等產品線;服務機器人包含割草機器人以及配送機器人。
智能兩輪電動車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目前采用經銷商模式進行銷售,產品必須嚴格按照電動自行車國標進行生產;電動滑板車和平衡車則只能用于園區、小區等內部道路,旨在提升短途出行效率;全地形車主要應用于景區、民宿和越野賽道,滿足游客和愛好者的觀光與娛樂需求;而E-bike則聚焦海外市場,其輕便環保的特點,未來有望成為歐美地區最主流的出行方式之一。

九號公司旗下的E-bike。來源:九號公司官網
對于今年的業績情況,我們保持謹慎樂觀。受季節因素影響,第一季度通常表現較弱,春節和冬季導致消費者騎行和購買意愿下降。但今年第一季度營收接近翻番,第二、三季度旺季的表現有望延續強勁勢頭。
國是直通車:具身智能是今年的一大熱門話題,怎么看待具身智能帶來的產業機會?是否有研發計劃?
高祿峰:我們認為,具身智能無疑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大方向。至于九號未來是否會布局具身智能或人形機器人,這要取決于相關應用場景是否真正成熟。
坦率地說,當下人形機器人話題雖熱,但我們尚未看到某個必須依賴“人形形態”才能實現的剛性應用場景。回顧當下被廣泛應用的掃地機器人、割草機器人以及工業機械臂等機器人產品,它們都并非人形形態,而是基于各自場景的效率與功能需求發展而來。
再從效率角度來看,在短交通領域,人形機器人并不是當前最優的技術路徑,輪式移動方式在大多數場景中遠比雙足行走高效。人類因生理結構限制選擇步行,但機器人并不受此制約,我們完全可以選擇更高效、更契合場景需求的形態。未來我們會持續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并考慮在成熟的時機進行投入與布局。
不“卷”價格“卷”智能
國是直通車:當下,國內電動摩托車市場趨于飽和。雅迪、愛瑪、綠源、小牛等多個品牌非常看重兩輪電動車產業并加大投入積極布局,九號的產品有何獨特性?后續會往哪些方向創新?
高祿峰:九號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抓住了電動兩輪車細分領域的重要機遇——智能化,也就是生產智能兩輪電動車而不是普通的兩輪電動車。

九號公司旗下的電動車。來源:九號公司官網
過去電動兩輪車市場主要依靠價格競爭來爭奪市場份額,友商之間“你降價我也降價”,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卻忽略了產品真正的差異化。
我們發現,用戶對產品的需求遠不止低價,他們對智能化、高顏值和科技感的產品抱有很強的期待。此外,九號不僅局限于國內市場。未來,我們將在歐洲、東南亞等全球主要市場布局,推動智能電動兩輪車普及。
加大研發投入
國是直通車:九號未來是否計劃拓展智能短交通產品的應用場景?九號目前在研發哪些智能化功能?未來會推出哪些新產品?
高祿峰:自2019年以來,九號公司逐年提升研發預算。2020年至2024年,九號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30億元。
今年,我們的研發重點放在全新的專屬操作系統NimbleOS上。此系統基于短途出行全鏈路打造的一整套智能生態,深度融合了智能交互、安全性能和動能管理等多個維度。我們希望通過NimbleOS,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一體化出行體驗。
此外,去年我們已與寶馬集團簽署授權協議,基于該授權我們正在合作開發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新形態的創新型電動兩輪產品。目前,該項目正處于研發階段,合作車型預計將在明年某個時間正式發布,我們也期待未來與寶馬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
在海外市場,九號公司今年的重點是加速布局E-bike產品。2024年,全球E-bike銷量已突破1000萬輛,成為短交通領域中極具潛力的重要板塊。對此,九號高度重視,調集最強團隊,全力進軍這一市場。根據公司規劃,未來五年將致力于在全球E-bike市場中爭奪第一的位置。

【編輯:劉陽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