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人:世界旅游聯盟副主席、歐洲旅游委員會執行主任愛德華多·桑坦德
導語:在“2022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上,歐洲旅游委員會執行主任愛德華多·桑坦德發表了題為《優質出境旅游目的地——歐洲的新角色》的演講,他表示,為了更好地應對新游客和新需求,歐洲目的地和企業應在可持續旅游發展上多下功夫,目前,為了做到這一點,歐洲旅游委員會已經制定了2030年新戰略,以更好地定義不同成員、不同企業如何為綠色旅游轉型做出貢獻。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賓客:
我非常榮幸有機會代表歐洲旅游委員會在今天的活動上發言,中國是歐洲旅游業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們迫不及待地希望在歐洲各個旅游目的地再次見到中國游客。
不久前,我們聽到了中國開放的好消息。2023年,我們將看到一系列政策公布,中國游客將更有信心前往其他地方旅游。中國疫情防控的放松將對長途旅行的消費者產生很大影響。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因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渴望再次出國旅游。
調查顯示,超過六成游客希望在未來兩個月前往東亞以外的目的地,1-2月的旅行數據呈現上升趨勢,較2020年有明顯增長,但與疫情前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此外我們也看到開放也帶來了一些障礙和挑戰,比如客源問題,比如中國到歐洲的運輸能力問題、機場體驗問題,以及一些關于疫情防控安全檢測手段的問題。
比如這些往返中國的航線目前還在以較低的運力運營,而且我們可以看到航班數量比疫情之前明顯減少,根據我們最近看到的一些報道,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轉變,1月份中國游客的關注點和重點也發生了變化,一些航班航線被臨時甚至永久取消,對旅游業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機會。中國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對歐洲作為旅游目的地至關重要。在歐洲所有的旅游市場中,中國仍然是我們最大的游客來源國。疫情之前,每年有1540萬中國游客前往歐洲旅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雖然2020年和2021年中國游客因為疫情防控無法前往歐洲旅游,但我們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展望未來旅游,我們認為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市場,更好地了解中國游客的需求,更好地抓住中國出境游復蘇的趨勢。
其實目前歐洲旅游委員會中國分會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很多調研,因為我們知道歐洲是中國游客非常喜愛的旅游目的地,我們希望抓住這個機會,吸引中國游客。疫情過后,游客特別是自由行的游客能夠有很好的體驗。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因素都可能影響人們的出行,中國游客非常重視安全問題,在這方面,無論是疫情前、疫情后的歐洲,還是疫情后的歐洲,都沒有發生什么變化。雖然疫情會給人們的觀念和做法帶來一些變化,但是一些優先事項的重要性不會改變,這也是我們旅游業者必須要關注的。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全球的旅行基本都在走向半定制或者自由行,歐洲旅行也是如此,中國也涌現出了很多相關的小型旅行社,很多年輕人對科技很感興趣,用起來很熟練,沒有語言障礙,也會對自己的旅行有更多的想法和安排。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給這些自由行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作為歐洲旅游業的專業人士,我們必須能夠跟上市場的發展,并且迅速行動。我們正在敦促成員國和會員機構做好更好的準備,盡快迎接中國游客重返歐洲。2022年,我們的全球戰略要把這些想法付諸實施。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通過發展創意城市、戶外旅游目的地和歷史目的地,進一步增加了相關地區的旅游吸引力。每個獨立的旅行者都可以沉浸在氛圍中,希望這成為他們人生的第一次冒險。
我們還將與中國合作伙伴緊密合作。考慮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利益相關者的意見,我們的中國分公司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旅游行業論壇,歐洲目的地代表、旅游行業合作伙伴和企業以及中國旅游業領袖將共同探討旅游業的未來。這次活動也讓歐洲企業有機會與中國合作伙伴交流想法,更好地了解這些新的旅游趨勢。
我們組織將參加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在上海舉行的大型旅游會議。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國際旅行現在已經重啟,因此會有新的業務,所有公司都需要做好。準備好深入了解這種潛力并將其轉化為收入。
歐洲旅游委員會經過討論認為,在旅游業面臨的新形勢下,如果繼續按照以前的方式工作,將不再能夠適應疫情之后的世界和環境,及時做出改變對于我們的復蘇至關重要。
此外,為了更好地應對新游客和新需求,我認為歐洲目的地和企業應該在可持續發展上多下功夫。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也在制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更好地支持我們行業在疫情后的有效復蘇,我們還計劃進一步推動生態系統友好的旅游行為,不僅在歐洲,也包括在中國在內的全球。旅行已經進入了新的后疫情現實,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更好地利用中國市場帶來的機遇,全球旅游業應該就此事結成伙伴關系。
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期待再次在歐洲見到中國游客,謝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