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紅色基地則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通過參與非遺展演、文物保護、藝術創作、展館參觀等實踐活動,領會“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一步增強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蘇州理工學院紅船揚帆小隊于2024年7月上旬分別在南京市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泰州市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無錫市天華國防教育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以從中汲取精神養分。
傳承紅色記憶,感悟革命精神。團隊成員首先來到位于泰州泰興市的黃橋戰役紀念館。黃橋戰役紀念館,作為紀念1940年黃橋決戰的歷史圣地,不僅承載著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更是一處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人前來探訪,以期從中汲取精神養分。團隊成員在紀念館前莊嚴集合,隨著講解員的引領,一行人緩緩步入紀念館,仿佛穿越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以及詳盡的歷史資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黃橋戰役的背景、過程及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意義。隊員們或凝視,或沉思,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都觸動著他們的心弦,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們的英勇無畏和犧牲精神。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的生動講解更是讓歷史鮮活起來,不僅增進了隊員們對黃橋戰役的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革命歷史的興趣和對紅色文化的熱愛。不少隊員表示,通過這次實地探訪,他們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對和平生活的珍惜之情更加深刻,對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銘記歷史,警鐘長鳴。團隊成員在參觀完黃橋戰役紀念館不久來到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作為全球最重要的二戰歷史教育基地之一,不僅承載著對那段黑暗歷史的沉痛記憶,更肩負著向世界傳遞和平與正義價值的重要使命。
活動伊始,隊員們在紀念館入口處默哀,以表達對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和對歷史的沉痛反思。隨后,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一行人緩緩步入紀念館,開始了對歷史的深度探索。館內,一系列詳實的歷史資料、觸目驚心的實物展品以及震撼人心的影像記錄,全面展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殘酷真相及其對人類文明的深遠影響。隊員們或靜默凝視,或輕聲討論,每一步都仿佛在歷史的長河中踏出回響,每一次駐足都是一次對人性和文明的深刻反思。活動尾聲,團隊成員在紀念館的和平廣場上舉行了一次莊嚴的和平祈愿儀式,共同宣誓將銘記歷史,珍惜和平,以實際行動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國防之光,教育之翼。緊接著最后一站,團隊成員來到了無錫天華國防教育館。天華國防教育館,作為我國國防教育領域的重要機構,不僅承載著普及國防知識、提升全民國防觀念的重任,更以其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多元化的展示內容,引領著國防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活動伊始,團隊成員在教育館前莊重集合,懷揣著對國防事業的崇高敬意與對知識的渴望,有序步入館內。館內,一系列高科技互動設施、詳盡的國防科技展覽與精心設計的歷史場景重現,全面而生動地展現了我國國防體系的建設歷程與國防科技的卓越成就,從導彈系統模擬到虛擬戰場體驗,每一項互動體驗都精心設計,旨在深化參與者對現代國防科技的理解與認識。
專業講解員的深度解讀,不僅提供了系統化的國防知識教育,更通過案例分析、互動研討等教學方式,激發了團隊成員對國防戰略的深入思考與對國家安全的深切關注。隊員們普遍反映,此次天華國防教育館的專業探訪不僅豐富了個人的國防知識體系,更增強了對國防事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至此,團隊對于探尋紅色遺址、銘記革命精神的社會實踐圓滿結束。本次社會實踐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與反思,更是對和平與正義的呼喚。此外本次實踐也不僅是對國防知識的系統性學習,更是對國防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領悟。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團隊成員也將繼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貢獻自己全部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