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召開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改革精神和嚴格要求整治形式主義,減輕基層負擔,使基層干部能集中精力抓落實。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手腳。為基層減負,不是簡單的“由表及里”,應細細研究其“頑疾”所產生的根源,用量身定做的“藥方”精準施治,才能確保基層減負“藥到病除”。
根除“重形式,輕實效”的頑疾,樹立“精簡高效”的實干精神,為基層減負開一劑“良藥”。良藥苦口利于病,從根源上拔除形式主義這顆毒瘤需要“對癥下藥”。要減少對過程性材料的過度依賴,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更多關注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摒棄“唯指標論”“數字政績觀”,讓“干得好”成為評價干部的唯一標準,把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中掙脫出來、從無意義的報表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人民群眾中去。還需深挖“文山會海”的病灶,推行“精簡高效”的清風行動,為基層減負再添一味“清新劑”。倡導“短實新”文風,減少冗長空話,確保文件直擊要害,解決實際問題。更要警惕“一刀切”式的減負措施,因地制宜實施“個性化治療”。
破除“重媚上,輕民聲”的沉疴,深化“以民為本”的服務宗旨,為基層減負下一副“猛藥”。猛藥去疴。基層往往是“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顆頭”的壓力承受點。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放在首位,讓群眾的滿意度成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金標準”。要進一步鞏固“去偽存真,求實創新”的治理氛圍,為基層減負注入一劑“強心針”,為那些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基層干部提供堅實后盾,讓其在無后顧之憂的環境中大膽嘗試,避免“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態蔓延,實現由“管理”向“服務”的根本轉變,確保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既“有心”又“有力”。
摒棄“重空談,輕實干”的痼弊,秉持“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為基層減負煉一味“靈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為基層減負不僅要根除“形式”的土壤,更要播撒下“真干實干”的種子。嚴打那些只說不做、夸夸其談的“假把式”,弘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真功夫”。要讓實干的身影深入田間地頭、街尾巷陌、百姓心間,深深扎根在基層的每一寸土地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勇于啃下百姓急難愁盼的“硬骨頭”、鏟平真抓實干的“絆腳石”,打下推諉扯皮的“攔路虎”、拔掉虛假浮夸的“雜草根”、鋪就為民服務的“康莊道”、點亮基層減負改革的“指明燈”,以實干、肯干、想干、會干的精神風貌,引領基層減負治理新風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