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棋與陳·主播|阿成
來源 | 每日善行修行平臺 (ID:)
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人生有三段草,不知道哪一段更好”。
人生如同小草,每個階段都有煩惱。
要想人生順利,學會在順境、順境、逆境中保持清醒尤為重要。
生活中遇到以下三大禁忌,避開它們,讓你的生活更順利!
年輕人應避免過于成功,因為成功會導致喪失雄心壯志。
《世說新語》有言:“幼時聰明的孩子長大后未必是個好人?!?/p>
年輕時優秀的人,長大后未必一直優秀。
南朝時期有一位著名文學家叫江淹。
他年紀輕輕就名聲大噪,他的詩文在當時受到高度評價。
江淹除了文學上的成就外,他的仕途也比較順利。
有一次,他自豪地對他的弟子們說:
“我本為官,不求富貴,如今卑微到了這個地步,我向來對自己說過的話心滿意足,也做好了準備?!?/p>
少年得志、仕途順利的江淹,在文學上不再精研字句,他的文章失去了精神,文風大大衰落。
江淹雖然名聲大噪,但卻再沒有創作出像樣的作品。
有人說他已經江郎才盡,失去了才華。
與其說他才華已枯竭,倒不如說,順境中的自滿才是他沒落的根本原因。
年輕的時候如果一生順利,總會給人一種錯覺,覺得這樣的輝煌時刻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可是他們不知道,不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前面的道路注定充滿荊棘。
年輕人太安逸了,更需要保持清醒,而不是享受安逸帶來的舒服。
清代詩人袁牧曾言:“凡有碾者為佳,無有調者非文星。”
沒有經歷過磨難,卻被安逸的環境蒙蔽了雙眼,只能像“盲人”一樣盲目前行,注定是悲劇的。
學會在順境中保持清醒,把順境當成修行的機會,你的人生就會一帆風順。
中年不要閑著,閑著會惹禍
《菜根譚》云:
“人生若閑得無聊,就別想著偷生。”
人如果太閑,就會胡思亂想,從而引發問題。
但如果中年人有太多的空閑時間,就容易放縱,陷入危機。
后唐莊宗李存勖驍勇善戰,善于開疆拓土、攻城掠地。
他少年時膽識過人,跟隨父親征戰沙場,立下過大功,多次受到唐昭宗的嘉獎。
父親去世后,李存勖為維護自己的權力,繼續南征北戰,建立了后唐。
李存勖即位之后,并沒有繼續努力奮斗,而是懈怠了起來,開始追求享樂。
他沉迷于音樂,沉溺于感官享受,對國家事務毫無興趣。
李存勖癡迷于戲劇,經?;瘖y登臺表演。
他優待藝人,允許他們隨意進出宮殿,侮辱、嘲笑朝臣;
他還允許皇后參政,聽信宦官讒言,冤殺大將軍郭崇韜,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俗話說,“攻城容易,守城難”。
歐陽修曾有“憂患困苦可以興邦,安逸樂可以亡人”之說,對它的評價十分準確、確切。
有時候,成功后的放縱比失敗后的沮喪更具破壞性。
人到中年,已經不再是青澀的十幾歲,有資本肆意妄為。
悠閑的晚年并不會讓你有底氣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我們正值青春年華,責任重大,內憂外患。
選擇縱情休閑,就等于卸下一切鎧甲,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把一切交給命運。
正如清代詩人劉巖《贈人》詩中所說:
“古人之偉大成就,皆始于憂患?!?/p>
休閑并沒有錯,但人到中年如果休閑過多,就意味著對生活的失去掌控,這無疑是將自己的未來送入火坑。
四十歲,悠閑放縱已不再是一門技能,選擇最好的,繼續前行,才是人生最好的解決方案。
人到中年,保持動力、明智地努力、懂得取舍,是度過中年最重要的能力。
老年時不要放縱,因為過度放縱會招致災禍
白居易在《贈孟德晚年賦》中說:
“我和你一起變老,所以我問自己有多老。
晚上睡得早,睡眼惺忪,早上也不梳頭發。
有時我會拄著拐杖出門,但我整天都呆在家里?!?/p>
邵勛美,民國四大才子之一,出身名門,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16歲那年,邵訓梅與表妹訂婚。
訂婚后不久,他前往劍橋大學學習,在那里寫下了許多詩歌。
他不但學識淵博,而且非??犊?。
留學期間,凡是向他尋求幫助的貧困家庭學生,他都會慷慨捐獻,伸出援手。
然而,這樣一個熱情而有才華的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卻一直受到批評。
回國后,邵熏梅變得縱欲過度,經常在租界里徘徊。
最終他被妓女陷害,被捕入獄。
出獄后,他并不悔改,愛上了一名外國女子并背叛了婚姻。
最終邵尋美不但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為,還愛上了女傭,不得不和妻子離婚。
由于當時形勢動蕩,家里的財產全部被沒收。
無處可去的邵勛梅給一位他曾經愛過的外國女人寫了一封信,希望拿回他借的1000美元。然而,他卻被當作“帝國間諜嫌疑犯”而再次入獄。
四年牢獄生涯中,邵訓梅飽受疾病的折磨。
出獄后,他沒有經濟來源,生活貧困,疾病纏身。
他的生活十分拮據,僅靠前妻每月寄給他的30元生活費。
邵勛美再也無法忍受那種噬骨的疼痛和生活的艱辛,便吸食鴉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誰能想到前半生富足榮華的邵尋美,晚年卻變得如此貧困凄慘。
作家馮夢龍說過:“寶劍老去無鋒,人老去無光”。
當你年輕時遇到逆境,年齡的優勢可以讓你有機會扭轉局面;
當你年老時遇到逆境,虛弱的身體會讓你很難繼續前行。
進入老年,我們既沒有青年人的精力,也沒有中年人的干勁,最明智的決定就是學會接受自己的年齡,謹慎前行。
我們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情,獲得??的經驗,都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最好的決定。
畢竟,如果年老的時候不小心,世界就會變得黑暗,你就會被囚禁。
▽
“二十歲青春,三十歲獨立,四十歲無疑,五十歲知天意?!?/p>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使命。
青年人不怕苦,中年人不怕忙,老年人處事有度,才能活得順利、漂亮。
有書君說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
你還在因為不學習而苦惱嗎?
有書君今天免費送你16本書
幫助你應對成長焦慮的書籍
從現在起,用閱讀解決成長焦慮
現在掃描文末二維碼,即可免費獲取~
作者:莫奇與陳,來源:每日善行修行平臺(ID:),日行一善,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百萬佛教愛好者的聚集地。如有授權發表,轉載請聯系作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