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旅游業已步入萬億級的文旅時代,文旅產業的發展已勢不可擋,不僅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成為這個時代的消費熱點,也為眾多企業轉戰旅游行業帶來了黃金市場機遇。
近期,司銳對全國15個重點文旅小鎮(街區)進行調研,形成系列專題,從多維度解析各自的發展路徑。
萬達丹寨小鎮
貴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
01
項目概況
02
項目起源
一個“心系扶貧,無心扶貧”的小鎮
2014年底,萬達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大勢,與國家級貧困縣丹寨簽訂了10億元扶貧協議——《萬達集團對口幫扶丹寨縣扶貧行動協議》。 (注:2014年是中國精準扶貧元年,2014年8月,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定為“扶貧日”。此前,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貴州占據了50個,丹寨是其中之一,貴州省連續9任省長都將這里作為扶貧聯系縣。)丹寨萬達小鎮,是此次萬達丹寨扶貧項目的核心。
03
項目選址
2015年12月,發展中心按照集團的要求,“對丹寨至少5個項目進行了現場考察,并選定2個選址方案報集團審批”。選址要求為:“項目選址應位于縣城附近,或靠近高速公路(距高速公路出口不超過10公里),有水、有山”。通過現場考察,東湖、石橋兩地交通便利、自然人文環境良好,被確定為項目優選選址。
相較于距離縣城數十公里的石橋村,東湖地塊緊鄰縣城,是五個地塊中距離縣城最近的地塊,緊鄰高速出口,東臨東湖水庫和鳥龍山,四周環繞著卡拉文化村,優勢更加明顯。此外,東湖地塊在聚集人氣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可以將縣城居民轉化為小鎮的潛在游客。
經過兩地塊同步設計、多次方案比選,小鎮最終選址在東湖西側。這主要是因為西地塊距離縣城更近,不用穿過東湖就能到達小鎮,而且西地塊的湖岸線也更寬闊,建成后橫向延展的小鎮倒映在湖面上,景色十分迷人。
04
項目定位
總體定位:鑲嵌在貴州省東南地區的一顆非物質文化遺產明珠,人文歷史養生型文旅小鎮,脫貧攻堅的典范。
商業定位:以苗族、侗族傳統建筑風格為基礎,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苗族、侗族文化為核心,集“吃、住、行、游、購、娛、教”為一體的民族小鎮。
建筑定位:以丹寨梯田形態為靈感,整體建筑以內院為中心,以連廊相連,互相滲透,互相借景,目標打造具有苗寨特色的建筑。
商業定位:丹寨深度旅游的起點和終點。
形象定位:蚩尤祭地;苗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避暑園林。
商業定位:集“吃、住、行、游、購、娛、教”為一體的文旅小鎮。
最初,在考察了西江千戶苗寨、肇興千戶侗寨、三都萬戶水鄉后,萬達集團初步確定:“項目規模:選址按每戶200平方米、2000-3000戶的項目規模,旅游小鎮結合苗寨特色,借鑒古水磨鎮的規劃理念,按照商業街業態需求進行規劃。”即上層為居住、下層為購物,商業街與廣場串聯起整個聚落。
但混合模式有個很大的問題,一旦房子分給居民,業態就很難把控,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吸引人流,效果會大打折扣。而自然生成的聚落則沒有這樣的擔憂。基于以上原因,萬達將居住功能從小鎮中剝離,將5萬方小鎮定位為純文旅小鎮。這樣,主題和業態也可以完全按照需求來設定。
05
空間規劃
規劃結構按“一環、兩街、三院、四坊”的框架進行:第一環為環湖民俗風情環,通過古橋、吊橋、步道將鳥籠山、鳥籠博物館、卡拉文化村、觀景臺與小鎮串聯起來。
項目具體規劃為民俗精品街區、餐飲美食街區、地方特色街區、休閑水景街區四大主題街區,規劃有大型斗牛場、中心斗鳥場及斗雞場、演藝劇場、四個民俗廣場。斗牛場每周舉辦兩次斗牛活動,民俗廣場每天舉辦兩場民俗表演。此外,萬達還運營萬達影城、四星級酒店(城市標準5星)、大玩家酒店。
▼蠟染院:蠟染是丹寨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自唐宋以來傳承至今,被譽為“東方第一染”。
▼古紙造紙院:古紙造紙是丹寨苗族獨有的傳統技藝,從唐代中葉一直傳承至今。
▼鳥籠庭院:苗族世代居住在山村,養鳥、愛鳥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漢代。
▼幼宮廣場:苗族人民視中國神話中九黎部落首領蚩尤為自己祖先,故取名幼宮廣場。
▼苗年廣場:苗年,苗語稱“能娘”,是苗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故得名苗年廣場。
▼鼓樓廣場:鼓樓是丹寨鎮的標志性建筑,當地苗族苗語稱之為“干排靵(牛)”。
▼紅腹錦雞廣場:相傳紅腹錦雞能幫助百姓獲取稻種,渡過饑荒,因而成為百姓的吉祥圖騰。
▼斗牛:斗牛在貴州省東南苗族、侗族中已有數千年歷史。
▼花海、水車:色彩斑斕的“花浪”映入眼簾,形成山清水秀、花海連綿的苗寨風光。(東湖水車已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直徑最大的水車,這也是貴州省首個通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項目。)
▼丹寨萬達酒店:將中式度假村風格與苗寨形態相結合,建筑錯落有致、以連廊相連,風格獨特。室內裝飾融合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類元素與中式木雕,是獨具苗寨特色的當地山地精品酒店。
06
業務結構
常規體驗消費形式
圍繞非遺主題內容,根據業態輔導結果,發展餐飲、酒店民宿購物、娛樂、體育、會展、工藝體驗、藝術賽事、演出、觀光、親子攝影等多種業態。
“非遺 ”體驗消費業務
該鎮引進丹寨全部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進石橋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苗族蠟染、芒通蘆笙祭祀音樂等2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此外,還打造了三大斗牛場(斗牛、斗雞、斗鳥)、三大非物質文化遺產院落(造紙院落、蠟染院落、鳥籠主題民宿院落)等特色民族文化產業。根據丹寨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概括為演藝和手工藝兩大類。
07
場景創建
丹寨萬達旅游小鎮在保留苗、侗傳統特色建筑基礎上,完美融入現代先進科技,將丹寨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小鎮,最終將小鎮打造成融合先進科技的智慧小鎮、會“呼吸”的綠色生態小鎮、現代科技與民族文化“碰撞”的旅游小鎮。
▼建筑布局:
▼景觀創作:
▼文化符號:
將當地的符號和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建筑等空間設計中,在細節設計上,主要采用樸素材料和仿古砌筑方式,并加入特殊的圖騰和符號圖案,小鎮精雕細琢,充滿苗侗風情。丹寨小鎮憑借獨特的設計,榮獲第54屆美國PCBC“金塊獎”。2017年,丹寨小鎮還以87.75分的成績通過了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的國家4A級景區景觀質量測評。
08
業務活動
開發商除了在商業設置、景觀打造上投入大量精力外,在活動運營和推廣上也不遺余力。
全球招募“輪值市長”
丹寨萬達小鎮“輪值鎮長”全球招募活動近日斬獲 SHOW中國創意獎全場大獎、跨平臺體驗營銷金獎、2018大中華區艾菲獎三項金獎、最具實效廣告主獎TOP3等國際知名獎項,讓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貴州東南小鎮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國際“網紅小鎮”。
大型歌舞體驗劇《錦繡丹寨》
萬達攜手貴州高性價比、藝術感、本土化的文化演藝服務商,傾力打造大型歌舞情景體驗劇《錦繡丹寨》。該劇運用超大LED屏幕、水火噴泉、數控水幕、水下升降舞臺等現代高科技舞臺技術,融合假山、水、火等淺浮雕視覺印象,結合歌曲、舞蹈、弦樂等多種舞臺表演形式,有機打造出充滿民族愛與感恩的舞臺故事,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原汁原味的民間元素,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數萬人的街頭盛宴永無休止
2018年10月27日,一場長達3公里、可容納1萬人的長桌宴在丹寨鎮舉行。長桌宴不僅是苗族最熱鬧的聚餐,也是最隆重的儀式,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將一起吃民族宴席、喝山澗清泉,盡享這場“吃不完”的超級大餐。同時,還可以用直播的方式,將這場饕餮盛宴展現給全球觀眾。此外,宴席期間,迎賓舞、擋門酒、苗族祭祀儀式、山澗挑戰等眾多苗族傳統儀式和互動項目也精彩紛呈。
聚焦旅游產業核心,精準扶貧
萬達丹寨保仙扶貧以旅游產業為核心,形成了長中短期、職業教育、旅游產業、扶貧資金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萬達丹寨保仙扶貧累計捐贈21億元,主要包括三個項目,其中捐贈13億元建設丹寨萬達小鎮;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投入3億元開設文化旅游等專業,開展貧困戶技能培訓,設立實習基地;投入5億元設立扶貧專項產業基金,每年發放5000萬元,重點幫助無法通過產業脫貧的特殊困難人群。此舉大大提升了萬達集團和丹寨文旅小鎮的知名度。
云上丹寨月度攝影大賽
在流量貨幣化的發展趨勢下,由萬達集團與丹寨縣政府聯合舉辦的云上丹寨攝影月度大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致力于用影像見證丹寨鎮的脫貧攻堅之路,再一次宣傳深藏大山中的丹寨鎮的風土人情、人文景觀和萬達集團的正面形象。
“萬達好聲音”活動
“萬達好聲音”是萬達集團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文化活動之一,第五屆“萬達好聲音巔峰之夜”活動當天,丹寨萬達旅游小鎮人氣爆棚,近3萬人次涌入小鎮,活動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09
市場效益
增加旅游收入
2017年,萬達文旅收入19.5億元,丹寨旅游小鎮接待游客300萬人次。截至2018年7月3日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一周年,小鎮全年共接待游客550萬人次,是2016年丹寨縣全年接待游客量的600%;丹寨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4.3億元,是2016年全縣旅游綜合收入的443%。
開業首月,客流量突破80萬人次;開業40天,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開業6個月,客流量突破300萬人次;開業9個月,客流量突破400萬人次;開業1年后,客流量突破550萬人次。
帶動農民增收
該鎮不僅帶動直接就業1870人,而且每個商鋪都帶動了一批合作社和貧困戶,全鎮339家商鋪中,直接帶動貧困戶210家,商品涵蓋手工藝品、食品、苗侗藥、土特產等。
如“云上苗家”餐廳與兩個貧困村合作社簽訂了保購協議,每天訂購斗雞60公斤,覆蓋全村73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150元;楊武鎮楊朗村蔬菜種植合作社每年向鎮上銷售反季節蔬菜82噸,覆蓋全村31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993元。
帶動全面發展
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一年來,帶動了丹寨種植業、養殖業、手工藝、住宿業等20個產業發展,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通過丹寨萬達小鎮來到縣內各旅游景點,喀拉村、泉山村、賈角村、石橋村等27個景區、旅游村游客數量持續增加,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10
開發順序
根據業態需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整體項目分為四期開發,一期于2017年7月開業,主要呈現兩大商業街區、四大節點廣場、非遺餐飲休閑業態;二期于2018年6月開業,主要呈現大型苗族歌舞表演及會議中心;三期于2019年7月開業,主要呈現學習娛樂產品(玻璃滑梯、懸崖秋千、游船等);四期溫泉酒店于2020年7月開業。
思睿的觀點
—
萬達的“有意扶貧”與“無意之舉”
提出“到丹寨就是扶貧”的口號并投入巨資——在丹寨的品牌推廣中,萬達還將扶貧與旅游消費巧妙結合起來,仿佛在教育市場。
“每周有活動、每月有主題”——小鎮營銷深知活動對提升人氣的重要性,由旅游小鎮運營公司負責策劃、組織各類活動,提升小鎮運營活力。
著力打造專題大型活動,點燃人氣巔峰——丹寨小鎮的運營并不吝惜,每月都會在關鍵時間節點策劃參與度極強的專題大型活動。
注重線上線下融合,夯實基礎客源 - 與旅行社簽約、與攜程等6家主流OTA達成戰略合作,完美融合線上線下渠道,夯實基礎客源。
懂得如何借助萬達集團的資源來推廣丹寨:1、與全國萬達廣場的聯動;2、西南區域的聯動營銷。
聚焦特色市場,深耕不同主流客源 深耕不同特色市場是丹寨保障和拓展穩定客流的有效方式,主要聚焦暑期學生市場、政企大客戶、自駕游市場等。
善于創新營銷方式,利用直播帶貨吸引客戶。
依托各類媒體,確保宣傳信息定期曝光。
真正注重產品、內容、運營、口碑的優質務實鄉村文旅項目管理。
- 結尾 -
策劃:黃飛 |撰稿:世奇、阿輝、小林|編輯:半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