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新質生產力培育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所以,依靠創新驅動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這就對以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堅持“四個面向”,為“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世界各國都在搶抓機遇,國際人才競爭更加激烈。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是我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潛在力量和后發優勢。我們已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做好新時代“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全面建設“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支持和鼓勵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對標一流水平,根據國家發展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
加快人才培育,引進、培育更多與區域產業發展相匹配、相協同的高精尖人才。人才振興,最終還應與產業振興相結合。把加快人才引育作為強化創新驅動的發力點,以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人才為重點,分層分類整省推進高素質人才培育。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學歷教育,加強分類培訓,提升實踐能力,促進產才融合。突出人才需求的目標定位、創新做法的系統集成、政策舉措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有效結合。通過表彰獎勵等手段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按需精準開展人才培養培訓,營造創優創業氛圍,為“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面向未來,步履不停。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是我們有力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塑造發展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把人才作為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資源”,充分發揮人才作用,以慧眼識才、以誠意育才,最大限度釋放“人才紅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吹響新時代人才強國的奮斗號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