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初,煙臺大學與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聯合組建“荷塘小縱隊”社會實踐隊,并與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和山東城市建筑學院實現“大手拉小手”,在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開展了一場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通過航拍、啞劇演繹直播、直播帶貨和彩繪井蓋以及短劇“如日高懸,熱烈明亮”系列拍攝,旨在響應國家號召,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實地調研和推廣活動,為高青縣的鄉村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2024年7月,實踐隊成功入選了“美麗中國·青春行動”2024年青年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和 2024年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 “三下鄉”社會實踐 “財經報國青年力行”專項活動。
啟程新征途,共譜興民曲
八月之初,團隊成員從煙臺市動車站啟程,前往淄博市高青縣。這次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轉移,更是成員們心理準備和期待的過程。車程中,團隊成員討論了即將展開的任務和目標,激發了彼此的興奮和期盼。
團隊深入高青縣,探訪了該地區以小龍蝦、金蟬、蟾蜍以及高青黑牛為特色的多個村莊和養殖基地,全面了解了這些產業的現狀及其對當地經濟的推動作用。
第一站 田間戲龍蝦,共賞荷與白
隊員們的首站是高青縣的大李家村,該村以小龍蝦養殖而聞名。大李家村村書記向隊員們介紹了該地區小龍蝦的特點:“由于高青縣得天獨厚的氣候、水質和生態環境,我們的小龍蝦具有‘三白’的顯著特點:即白殼、白須、白肉?!睍涍€表示,村內的稻田與小龍蝦共同養殖,為小龍蝦提供了優質的生存環境。雖然隊員們在體驗下田捉蝦的過程中由于技術不熟練,捉到的蝦量不多,但這次親身體驗無疑為他們的實踐活動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緊接著,隊員們來到了蘆湖村,這里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與大李家村的傳統模式不同,蘆湖村采用了現代化樓房取代了原有的平房,成為了一個小龍蝦養殖基地。蘆湖村為了助力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將原住址改建為現代化的養殖基地。隊員們參觀了蘆湖村的發展長廊,并對村民進行了采訪。采訪得知,蘆湖村的轉型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便利了他們的生活,這一變化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
第二站 探秘金蟬養殖,直播助推曝光
隊員們前往了高青縣的金蟬養殖基地。基地負責人孫書記詳細介紹了“甘棠蟬青”金蟬品牌的創建歷程,并帶領隊員們參觀了基地的養殖設施。
團隊利用孫書記賬號進行了從19點-21點3個小時的直播帶貨以及金蟬現場捕捉清洗等,獲得了3萬多點贊量,觀眾人數多達1000人,進一步提高了該地的曝光率。并且團隊拍供圖了20余條宣傳片,發布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為“甘棠蟬青”品牌引流。
第三站 蟾蜍養殖破冰山,共繪共演新風尚
實踐團隊深入田間地頭,仔細觀察、記錄,與農民交流,獲取第一手數據和經驗??h委王書記詳細地為團隊講解了當地政府對蟾蜍大豆復合種植模式的支持政策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書記強調,這種復合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效益,還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同時,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致力于打造一個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蓑衣樊村。
團隊在蓑衣樊村對井蓋進行了綠色低碳等主題的彩繪宣傳,并進行了無人機航拍,發布在社交平臺上的視頻瀏覽量迅速超過了萬次。此外,隊員們還以《蟾蜍與大豆》為題,并與山東工業職業學院以及山東城市建筑學院進行合作,制作了幽默科普演繹的啞劇直播,直播點贊次數達到了4.5萬,觀眾人數超過400人,進一步提升了蓑衣樊村的知名度。
第四站 高端黑牛領頭沖,對比宣傳促推廣
隊員們訪問了高青縣的紐瀾地數字農業產業。該基地以其優質的黑牛養殖而著稱。隊員們參觀了黑牛的養殖環境,發現這些黑牛享受著“五星級”的待遇,包括軟床、按摩護理、啤酒和音樂。基地的高管透露,一頭高青黑牛的價值堪比一輛小汽車,且采用了先進的冷鏈物流運輸系統。這一模式不僅保證了黑牛的優質肉質,也為高青縣的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團隊成員還將提前準備的市面上常見的黑牛肉拿出來讓現場的專業人士與高青黑牛肉進行對比并做好采訪記錄,并拍供圖情景劇、vlog等,促進雪花牛肉的進一步推廣。
總結與感悟
在直播帶貨和劇本演繹環節,我們通過角色扮演和劇本編排展示了鄉村的文化和風土人情。這不僅推廣了鄉村文化,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展示特色的機會。在采訪村民時,我們聽取了他們的生活故事和對鄉村振興的期望,這讓我們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實際變化,也增強了我們對未來農村發展的信心。通過這些實踐活動,我們不僅積累了經驗,還深入理解了鄉村振興的意義。這次經歷讓我們認識到鄉村振興涉及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激發了我們將來為鄉村建設做出貢獻的熱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