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實地考察綠春茶產業的發展狀況,重慶大學青耘綠春實踐團深入基層進行調研,來到當地的龍頭企業:綠春縣綠鑫生態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苦么山的綠鑫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態主打的茶葉品牌,在傳統瑪玉茶的基礎上,成功開發出瑪玉茶紅茶、瑪玉茶—普洱等一批優質的綠色產品,成為了綠春縣茶產業的龍頭企業。
“采茶人在山間逐,茶香紛飛滿山坡”,走進苦么山,在資深采茶人的帶領下,成員們首先體驗了制茶的第一步——采摘茶葉。背上背簍,走入田間;謹記“一芽兩葉”,精挑細選。不一會兒,成員們帶著一筐又一筐的新茶滿載而歸。
接下來,在綠鑫公司總經理白冰的帶領下,實踐團一起參觀了制茶車間,對茶葉制作流程、茶葉的基本分類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他告訴記者,綠鑫公司的公司自成立以來,大面積恢復荒廢茶園,聘請專家顧問,并對茶農進行培訓,實現整個產業鏈轉型升級,苦么山有機茶園連續4年獲得有機茶園監測認證并拿到證書。為了改變綠春茶在云南茶產業中相對滯后的處境,公司以自有的500余畝有機茶園為示范標準園,扶持引導茶農改造低產茶園,組織農戶開展茶葉種植、采摘、管護、增施有機肥等技術培訓,規范和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同時,公司黨員作為“明白人、帶頭人”,動員當地村民積極投入到茶產業的良性發展中來,通過公司的發展,促進綠春茶業由粗種植、粗加工向原生態種植精加工轉型,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000多戶、茶園3000畝,有效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戶增收。如今,越來越多的茶農到綠鑫公司務工,每年實現農村勞動力就業500余人,帶動農戶增收100萬元以上。
隨后,實踐團中的不少同學還借此機會,與白經理進行了深度訪談與交流,提出了一些實踐團關心的問題。白經理也從一線創業者的視角,對綠春當地茶產業全產業鏈在發展中的優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闡釋。就如何為推進茶產業發展,白冰說:“公司積極探索實踐‘黨組織 公司 合作社 農戶’的黨企共建發展模式,與多個鄉鎮23個村委會合作社建立了合作關系,在上海市長寧區的牽頭下,公司與拼多多合作,讓綠春瑪玉茶走進上海,讓上海市民認識了綠春,認識了 ‘瑪玉’。公司還先后引進各種先進制茶設備130余臺,建成了云南省第一條不燒柴、不燒煤的純電能零污染清潔化生產線?!睋私猓壳埃G鑫公司年產能可達600噸干毛茶,150噸精制茶,可輻射周邊茶園1.3萬畝,涉及茶農3200余戶,戶均增收1.2萬元。
經過一天的調研學習,實踐團成員們對于“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對綠春縣有了進一步了解。隨著紙上的東西真切地來到面前,這更加堅定了同學們將青春書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決心,要讓綠春茶成為一陣風,不僅香飄紅河,更飄向祖國大地。
(重慶大學 杜思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