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社區劉大姐院壩的洗手臺被路過的貨車剮蹭壞,而此處屬監控盲區,劉大姐找不到貨車司機賠償。于是劉大姐走進雙龍鎮信訪接待室,想要“討一個說法”。雙龍鎮信訪接待室受理后立即組織人員前往實地調查、查看周邊監控。最后發現是修建高速路的貨車司機后,高速路集團負責人、司法所、派出所跟進組織調解,兩天內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劉大姐得到了賠償。
“信訪接待室的開放實現了群眾化解糾紛只需跑一地、只進一扇門。”雙龍鎮政法委員、副鎮長丁建介紹,如今,信訪接待室整合各方資源,大幅提升了矛盾糾紛化解效率,也避免了群眾在多個部門來回跑的麻煩。
近年來,雙龍鎮堅持以黨建為核心,創新“四個一”工作模式、確保“四個到位”,加快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打造“一個平臺”,確保快速處置到位
雙龍鎮信訪接待室堅持打造來訪接待、咨詢、受理、調處、化解于一體的矛盾糾紛調解“一站式”平臺,整合鎮司法、信訪、派出所、網格化服務管理等力量資源,推行“一站式”受理、“一體化”運行、“一攬子”解決的工作模式。聘請工作經驗豐富、善于調解矛盾糾紛的老支書、鄉賢人士(中共黨員)為專職調解員,全天坐班調處糾紛,讓群眾有問題專人管、專人辦,確保群眾申請、信訪和部門轉辦案件能第一時間受理化解。
用好“一張網格”,確保排查梳理到位
全鎮科學劃分網格39個,同時建立線上網格群39個。線下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網格中,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滾動排查,做實日常走訪排查,突出鄰里糾紛、婚戀家庭糾紛等重點排查,及時收集各類苗頭隱患,確保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早穩控,牢牢把握排查調處矛盾糾紛的主動權。線上突出互聯網便捷作用,在微信群廣泛收集群眾意見、聽取群眾訴求、解答政策疑惑、發布便民信息,實現政策宣傳、幫辦代辦、矛盾調解、安全維穩。今年來,網格員走訪各類重點人員1000余人次,通過“渝快政”APP上報各類事件2900余件,其中矛盾糾紛類241件,已全部辦結,辦結率達100%。
完善“一套流程”,確保分級化解到位
信訪接待室堅持“受、導、調、訴、援、評、督、訪”一站式調處服務流程,分級調解,助力基層矛盾糾紛治理提質增效。網格員開展日常排查,當場發現,當場調解,當場解決。村(社區)發揮信訪矛盾分流樞紐職能,將網格員上報、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流、歸口調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村(社區)。針對歷史遺留及信訪問題,則由鎮黨委牽頭,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區)共同調處。通過上下聯通、可視調度、工作聯動,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反饋、督導、總結等閉環管理,有效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采取“一個措施”,確保思想強化到位
雙龍鎮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方針,深入開展“法律宣傳”活動,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利用院壩會、趕場日、家長會,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耐心細致解答群眾咨詢,引導群眾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動自覺,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同時對離異人員、家庭困難、無正當職業人員、特殊人群等重點群體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釋法和案例指導力度,用血的事實警示教育群眾,做到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今年來,全鎮共開展法治宣講活動3次,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