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武漢市作為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正在積極探索一條以“大財政”為支撐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通過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武漢市不僅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我國超大城市的現代化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大財政”是指通過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財政效能,構建財政、金融、投資等多方面聯動協調的機制,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武漢市的實踐中,“大財政”體系的構建不僅意味著財政收入規模的擴大,更在于通過財政工具的有效運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創新、加強民生保障等多個方面。
武漢市在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嘗試:
財政統籌機制:通過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強化財政資金的整合與利用效率,特別是在重大項目投資、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機制:建立了一套科學的投資項目評價體系,確保財政資金的投入能夠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資國企功能性績效評價機制:對國有企業進行績效考核,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時鼓勵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服務民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城市空間布局新結構:武漢市在科學規劃指導下,加快構建以“湖”為核心單元的城市空間布局新結構,促進了生態宜居環境的建設。
城市更新與片區開發:對27宗低效用地進行重新規劃和利用,通過城市更新和片區開發模式激活了城市空間的活力。
這些探索和實踐不僅提升了武漢市的財政管理水平,也極大地促進了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隨著“大財政”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化,武漢市正在逐步形成一個以規劃為導向、以國有“三資”為基礎、以有效債務為錨定的財政、金融、投資統籌聯動機制。
武漢市在構建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方面的探索,不僅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也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貢獻了寶貴經驗。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政策的出臺和實施,武漢市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增添更加亮麗的一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