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鄉村面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清水土家族鄉堅持“點”上發力、“線”上提升、“面”上出彩的工作思路,通過打造人居環境示范點、縱橫連接示范線、構建了全域干凈、整潔、有序示范面,使各村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通過對“點線面”的賦能作用,繪出了美麗鄉村新畫卷。
一是打造環境整治示范點,發揮“點”的示范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和“適度拆、精致改、全面美”的原則,持續推進生態宜居行動,引導群眾拆除藍棚頂6000余平方米,累計整治舊房460余戶,改造155戶村落民居,打造以歧山、建興、龍洞為代表的美麗鄉村示范點6個,龍洞村、歧山村成功納入重慶市巴渝和美鄉村示范村創建名單。
二是打造縱橫連接示范線,發揮“線”的貫穿力。以云利路通道為軸心,打造沿線“五園”景區,同時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對通村道路、村莊院落、房前屋后等視野范圍內的垃圾堆、柴草堆進行“橫到邊、豎到底”的清理,確保清理無死角,累計整治亂堆亂碼60余起,清理衛生死角10余處,整治黑臭水體2000平方米,整治荒山荒坡16處,種植花卉9230平方米,轄區主干道實現“四季皆有綠,處處可見花”。
三是創建干凈整潔示范面,發揮“面”的輻射力。為不斷擴大環境整治面,確保環境治理長治長效,鄉村黨員干部、網格員積極參與每月20日全民勞動日活動,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全鄉開展“最美庭院”評比,積極探索運行“積分超市”,營造爭優爭先氛圍,進一步拓展群眾參與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