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長沙一外賣小哥在送餐箱上留言:“請不要偷我的餐和車,我正身處人生低谷,送外賣還債,如果您因生活所迫,箱子里面有20塊錢,您拿去吃頓飯,2024一起加油啊。”
根據全國總工會公布的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報告結果來看,現在我們已有的新就業形態人員總量已經超過了8400萬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外賣小哥作為新就業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實需要我們的關注。
我們每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在如今競爭日益激烈的洪流當中,更需要對其他人給予一些寬容與理解。當送餐稍微有延遲時,不要急切地打電話催促,不要惡意的點差評,送到時一絲笑容一句謝謝,會讓雙方都如沐春風。
社區需要成為小區物業和新就業形態人員的紐帶,當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出現“進門難”的問題,社區可以出面進行溝通協調。譬如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街道大橋社區召開打通外賣配送“最后一米”洽談會,相關物業與美團站點現場簽訂騎手進小區文明安全管理協議,同意騎手在遵守協議規定的前提下騎車進小區配送,小哥能夠及時送餐,極大減少被居民差評、平臺責罰的情況,物業也能打消安全顧慮,共同為居民群眾服務。
暖心驛站、愛心歇腳點、騎手之家等平臺遍地開花,全國各地都在為在外奔波的外賣、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人員提供服務。譬如位于北京建外SOHO 18號樓下沉廣場的24小時無人值守智慧騎士驛站,掃碼便可打開驛站的門進去喝水、吃飯、歇息、充電,為戶外勞動者打造了溫暖的港灣。
用心暖“新”,心心相印,新就業群體也在用行動助推社會發展。譬如黃石的海觀山社區美團泰便利站點“小巷騎士”志愿服務隊每年會在高考考點附近,為有需要的考生免費提供跑腿、取送服務。獲得“年度社區友好騎手”榮譽稱號的司照天同志主動照顧社區獨居老人、參加防汛突擊隊,做正能量的傳播者和示范者。
“新”心向黨,雙向奔赴,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為新就業形態人員提供支持與服務,同時充分運用新就業群體的優勢和特點,以點帶面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鐵山街道 胡佳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