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共話,數智未來。日前,首次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圓滿結束。
這場由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辦、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協同擘畫的全球盛會,以“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匯聚五十余國、近千名精英共襄盛舉。作為大會官方會員,恒友匯七度躬逢盛事,與全球智者一道,以互聯網為帆,以數智為槳,在維多利亞港的濤聲中踏浪時代潮頭。
11年聚勢:星火烏鎮 蝶變香江
“香港海納百川的開放氣度與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基因,正與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內在邏輯深度契合?!笔澜缁ヂ摼W大會秘書長任賢良表示,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借助香港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搭建跨地域、跨領域、跨文明的對話平臺,為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能、創造新機遇。
本屆亞太峰會是首次在香港舉辦,這充分證明了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的崛起,也反映了我們與國家發展的深度融合,香港的創新科技崛起得益于充滿活力的經濟體系和“一國兩制”,未來將繼續推動與區內產生協同效應。
本次峰會主論壇暨數智未來論壇,聚焦探討打造數智未來堅實底座、人工智能 千行百業、數智時代安全與治理;三場專題論壇就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金融、數字政府與智慧生活作深入討論;集中發布《人工智能驅動實數融合發展研究報告》等8份研究成果,多維度觀察科技變革與影響。
面向數智未來,堅守以人為本。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認為,打造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構建更加普惠繁榮、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要確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始終朝著有利于人類普遍利益的方向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表示,本次峰會讓人們看到全球各方推動數字時代高水平開放合作的美好前景。
“數字技術與智能技術的融合呈現出深度交融、共生演進的‘雙螺旋’結構特征。”恒友匯宏觀經濟研究室表示,峰會上所彰顯的這種技術耦合效應,正深刻影響全社會數字化轉型之路。
從2014年世界互聯網界開啟“烏鎮時間”,到2019年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概念文件,再到2025年香港亞太峰會深化亞太地區網絡空間交流合作……11年“網事”,理念藍圖已然繪成實景畫卷。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國際文化交流的樞紐,化身數智融合發展的“超級聯系人”、“超級增值人”,推動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既發揮創科優勢,引領亞太數智融合發展,又發揮制度優勢,促進數智融合發展機制創新,還發揮聯通優勢,更好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必將成為互聯網創科、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文化的嶄新發展高地。
七載同行:數智深耕 恒拓新局
科技奔涌,烏鎮峰會擘畫互聯互通新圖景;香江潮起,東方明珠再啟數智新十年。
就像琴弦張力決定音高上限一樣,如今的互聯網勢能正加速涌向人工智能,新一輪技術浪潮促使全球科技站上了爆發前夜。無論是ChatGPT的石破天驚,還是DeepSeek在算法架構上的另辟蹊徑,科技始終是驅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引擎。
今天的香江,以“共生哲學”回應“叢林法則”,中國也把“數智融合”從技術概念升華為全球治理共識,引領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員更是涵蓋6大洲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90余家互聯網領域機構、組織、企業及個人。
秘書長任賢良表示,亞太地區不僅在全球的經濟格局當中、也在互聯網方面發展迅速。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期望能夠加強區域間的互聯網領域合作,進一步促進亞太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消除數字鴻溝。
在這個數據與算法深度協奏的時代,不乏以數智創新求發展的變革者。恒友匯從201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曾六度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AI時代更是站到了智能技術的潮頭,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曾攜旗下自研大語言模型“恒紀元”亮相2024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從金融服務垂直領域的自研大語言模型“恒紀元”,到覆蓋文本處理、外呼服務、質檢陪練等場景的“布谷”“黃鸝”“玄鳳”“雪鷹”四大機器人體系,再到構建行業生態的“知更”預測式外呼平臺以及恒紀元AI開放平臺,六大智能應用構成完整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版圖。
基于恒友匯“ABCI”四大科技戰略,即“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的技術共振邏輯,“恒紀元”不僅具備快速糾錯、持續學習等基礎能力,還在專業領域知識定向輸出維度樹立了行業標桿,斬獲了“2024杰出人工智能引領獎”等多項殊榮,將技術勢能轉化為產業動能,以“智慧 ”助力行業變革。
掘金未來:科技致勝 配置全球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如火如荼,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創新技術正重塑全球創新版圖,更深刻影響未來投資趨勢。
在亞太峰會期間,恒友匯《2025上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及全球資產配置策略指引》(簡稱:《全球指引》),在距離香港2600公里的“獅城”新加坡全球首發。該報告系統回顧了2024年海外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的多領域表現,對全球主要經濟體2025年上半年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資本市場進行展望,并重點分析了2025年上半年投資機遇和投資策略。
作為恒友匯自2018年以來連續發布的第14部《指引》,此部《全球指引》不僅是第二屆客戶服務季的獻禮之作,還是恒友匯投研體系從本土走向國際化的關鍵節點。報告首次提出以N.E.X.T矩陣重構投資框架。即新基礎(Necessary)、新增長 (Evolutionary)、 新融合(Xover)、新變革(Transformative)。聚焦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前沿科學的交叉點,捕捉科技創新領域的“下一個指數級增長機會”。
具體來看,新基礎(Necessary)指投資基礎科學層,生命科學、新材料等的布局,可適配未來10年技術突破;新增長(Evolutionary)主要聚焦應用科學層,人工智能、新能源、商業航天等具備規模化潛力的應用場景,將推動技術從實驗室到市場跨越;新融合(Xover)則關注前沿科學層的跨領域融合,創新醫療和智能制造均可創造全新市場機會;以智慧養老、個性化健康管理為代表的銀發經濟等新變革(Transformative),關注技術對社會結構和經濟格局的深遠影響。
對此,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博士在新加坡發布現場表示,傳統依賴單一或多個賽道模式的投資邏輯正面臨嚴峻挑戰。傳統產業邊界日益模糊,跨領域融合將催生出復合型賽道。
香江潮涌,共話數智未來。技術創新從來不是靜默的工具,而是重塑時代形態的“元代碼”。對恒友匯而言,從烏鎮到香江再到獅城,既是一段跨越兩岸三地的數智征程,也是一場由技術實踐到方案輸出的進階之路。恒友匯將循著烏鎮峰會的技術足跡,邁向香江之畔的數智浪潮,為面向世界的“中國方案”續寫更具生命力的實踐華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