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4月29日在福建福州開幕。在峰會場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阿里巴巴等科技企業展示了人工智能最新應用成果,AI技術正在助力人類征服科技的星辰大海,并在民生服務、癌癥篩查等領域呵護人間煙火。

(圖說:圖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會場,阿里巴巴“通義千問”AI模型受關注度很高。)
AI幫助科學家上天、入地、下海
去年以來,AI賦能科學研究在全球掀起新浪潮,此次,阿里巴巴展區展出了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AI 科研”成果。科學家們善用AI大模型,上天、入地、下海,實現了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倍增。
國家天文臺依托阿里“通義千問”模型打造“金烏”大模型。經過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金烏”已經能夠理解和回答有關太陽物理的問題,并能認識太陽的圖像,分析、預測X級耀斑達到了95%的準確率和100%的真實陽性率。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聯合阿里云,自主研發了首個專注于氣候變化適應領域的“水-能-糧”多模態推理大模型“洛書”。“洛書”不僅能夠對關鍵來水點徑流進行時空溯源和量化歸因,還能基于溯源歸因數據開展大模型推理,動態支持跨越多個時空尺度的“水-能-糧”系統聯動分析,為產業用戶生成并驗證個性化的氣候適應策略沙盤推演。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聯合阿里Qwen2-VL多模態大模型,開發了名為“瑤華”的珊瑚礁多模態大模型。該模型實現了對珊瑚種類、覆蓋率及底質組成的智能識別與健康評估,目前的識別準確率已經高達88%,效率較傳統人工判讀提升數十倍。
據統計,阿里通義千問已服務復旦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中科院等300多家機構院所,推動大模型助力科研創新。
政務民生服務:從APP向GPT迭代
阿里巴巴還展出了浙江等地“AI 政務”的成果。據介紹,“數字浙江”建設已經走過了22個年頭,截至目前,浙江全省用戶已經可以通過“浙里辦”APP辦理社保、醫療等650余項高頻服務。今年4月,浙江數字政務、杭州城市大腦正式啟動AI化迭代,加快部署通用大模型和政務智能體,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政務民生服務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
杭州啟動城市大腦3.0建設,聚焦“智能體”核心戰略,推動“城市大腦APP”向“城市大腦GPT”迭代。杭州市衛健委推出全國首個精神衛生專家智能體“杭好夢”,日均問診量達1.7萬人次,準確率超90%。杭州市醫保局推出智能體“依保兒”,意圖理解準確率已經達到95.6%,實現異地就醫備案即問即辦。
AI明察秋毫,抗癌防微杜漸
阿里巴巴展區的“當紅明星”是胰腺癌篩查AI模型DAMO PANDA。DAMO PANDA模型由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發,可精準識別平掃CT影像中的細微病灶,攻克了胰腺癌早期篩查的國際難題。在本月中旬,該模型剛被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定為“突破性醫療器械”。
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是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主要原因之一是早期診斷率極低,超過80%的患者確診即晚期。在世界范圍內,胰腺癌發病率呈現快速上升和年輕化趨勢。早篩早診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其經濟負擔和痛苦。
達摩院率先提出“平掃CT AI”的技術方案,在全球首次實現大規模胰腺癌早期篩查,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到92.9%與99.9%。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醫學》評價這項技術“有望開啟影像AI癌癥篩查的黃金時代”。
目前,DAMO PANDA模型已經在國內多地開展科研試點。例如,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已篩查4萬多人,從中找出2例常規檢查未能發現的早期胰腺癌,其中1例病灶僅有1.5cm,患者隨后接受了手術治療。2024年5月,達摩院受邀到聯合國峰會分享了該項成果,并與世衛組織數字健康合作中心達成合作,助力更多發展中國家抗擊癌癥。
達摩院正在積極探索“一掃多篩”,即通過一次平掃CT識別多種癌癥和其他疾病,現已在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高發癌癥,骨質疏松、脂肪肝等慢性病,以及主動脈綜合癥等急癥上取得了突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