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尾風掠過沂蒙鄉土時,阿嗚時光的落地窗前,咖啡香與花香正譜寫成鄉村振興的五線譜。為歡慶五一、迎接五四青年節,4月29日,沂水縣第一書記工作辦公室聯合縣總工會、阿嗚時光,組織省市縣三級駐村女第一書記齊聚一堂。她們以“花道”為筆、“咖香”為墨,在黨建引領的“畫布”上勾勒五大振興的生動畫卷,讓“她力量”在鄉土間綻放信仰之花。
指尖花藝,綻放鄉村詩意
“你看這束小雛菊,多像咱們村頭那片野花開的樣子。”一位書記笑著說道。駐村女書記們輕捻玫瑰、洋甘菊等花材,在花藝師的指導下,將對鄉村的熱愛融入方寸花器。“花泥是根基,花枝是脈絡,就像黨建引領貫穿鄉村發展。”有人將紅玫瑰置于花束中心,隱喻“黨建紅”領航產業發展;有人用尤加利葉勾勒弧線,恰似生態振興的清新脈絡。當形態各異的花籃漸次成型,仿佛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也在指尖綻放——是產業興旺的熱烈,是生態宜居的清新,更是鄉風文明的雅致。

咖啡慢品,細訴初心故事
氤氳的咖啡香氣中,一場關于“初心”的分享會正在悄然展開。烘焙師現場演示手沖咖啡的技法,水流與咖啡豆的碰撞,恰似她們與鄉村的相遇——初遇時帶著幾分青澀,磨合中漸生醇厚。“第一次駐村時,老百姓看我的眼神滿是懷疑,覺得我一個城里姑娘吃不了苦。”一位書記輕啜咖啡,目光溫柔而堅定,“但當我跟著他們學開三輪車、幫著跑農產品銷路,看著孩子們捧著新書包笑出小梨渦,我才明白,鄉村需要的不是過客,而是把心扎進土里的人。”話音落處,眾人紛紛點頭,手中的咖啡杯輕碰,那清脆的聲響里,藏著駐村幫扶的共鳴與堅守。從產業幫扶到民生小事,從凌晨的防汛巡查到深夜的資料整理,她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換取信任,咖啡的苦與甜,恰如駐村歲月的百般滋味。

雙向賦能,共繪振興藍圖
當花藝作品與咖啡杯盞在桌案上相映成趣,正開啟一場“美學 振興”的靈感碰撞。“周末小課堂可以融入鄉土美學元素,用咱們村的土特產設計創意手作課,再搭配插花體驗與咖啡品鑒,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品味勞動的苦與甜。”女第一書記們從插花聯想到鄉村環境提升,從咖啡苦澀延伸至勞動品德教育。指尖的花香與杯中的暖意,化作助推鄉村振興的創意因子,讓“沾著泥土”的振興之路,多了份“捧著花束”的浪漫想象。

活動尾聲,眾人協作將花藝作品綴成“振興愿景墻”:鮮花似星子布滿畫布,咖啡杯拼出“初心”字樣,勾勒出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生動圖景。這場以美學為起點的聚會,化作賦能鄉村的引擎——讓“手挽褲腳”的務實與“心藏詩意”的浪漫同頻共振,為鄉村振興注入剛柔并濟的女性力量。駐村女第一書記們既是行走田壟的“鐵娘子”,也是懷揣詩心的“造夢人”。當藝術潤澤鄉土,咖啡熨帖初心,這些扎根基層的女性以從容姿態,在泥土與星空之間,編織著既有人間煙火氣、又有詩意美感的鄉村新圖景。(通訊員 楊傳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