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不僅是食品的容器,更是信息傳遞的媒介。食品包裝上的標簽有助于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將與新修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同步實施,并設置兩年過渡期。新發布的標準將對消費者產生哪些影響?未來,食品包裝又將迎來什么樣的變革?本報推出“食品包裝‘變身記’”系列報道,探尋新標準下食品行業發生的變化。
□ 本報記者 閆 利 文/攝
“最近去超市買東西,放眼望去產品標簽都是‘0’。”4月24日,在北京市豐臺區物美超市,消費者劉女士看著貨架上各式各樣的調味品感慨地說。
事實上,最近的食品包裝確實迎來了大變化?!妒称钒踩珖覙藴?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明確,預包裝食品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強調。這項規定給相關企業留出兩年過渡期,從2027年3月16日開始執行。過渡期內,市場和消費者對“零添加”產品的態度如何?
部分消費者選購困擾不減反增
1升的老才臣“零添加”特級醬油原價29.9元,折扣價16.99元;1.75升的王致和“零添加”料酒原價14.9元,折扣價10.99元;兩瓶420毫升的東湖“零添加”老陳醋原價15.9元,折扣價12.99元……
記者走進超市調味品區域,放眼望去,與貨架上貼著的打折標簽相比,產品標簽上的“0”更引人注目。與此同時,工作人員時不時地向在貨架前停留的消費者推薦‘零添加’產品。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種包裝上帶有“零添加”字樣的產品也讓消費者在購買時產生疑問。
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在選購產品時就說:“怎么感覺包裝上都是‘零添加’,是出新產品了嗎?”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她才發現,好像品牌也沒變,就是包裝上多了醒目的“0”。
無獨有偶,一對不經常做飯的情侶在選購料酒時也遇到了不知道買什么的困惑,“我們周日想做雞肉,家里料酒都是兩年前的了,就準備重買一瓶,結果發現,到處都是‘零添加’,工作人員給我們推薦的也是‘零添加’。但國家不是出臺規定說‘零添加’不允許再用了嗎?”
記者與30余位在調味品售賣區域停留的消費者交談后發現,近半數人對貨架上大面積的“零添加”產品產生疑惑,并表示增加了他們的選購困難。一位消費者表示,工作人員雖然會推薦說配料表很干凈,但不同工作人員推薦的產品不一樣,想找個沒有“零添加”標簽的產品挺難。
徹底消失可能還需3—4年
“新標準雖有兩年緩沖期,但釋放的洗牌信號卻很明顯。面對新標準的實施,如果不把庫存清掉的話,未來此類產品很難進入流通領域。可以預計,今后兩年各品牌的產品將做力度較大的促銷,尤其是在節假日,以加速整個庫存的清理?!敝袊称樊a業分析師朱丹蓬說。
新標準發布后,調味品等“零添加”集中區采取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清理庫存。有工作人員表示,“打折促銷、買一贈一等活動在各大超市都很普遍,我們在推薦產品時也會優先推薦‘零添加’。”
“‘零添加’不會馬上消失,而且我估計很可能還需要忍受3—4年?!笨菩攀称放c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讓企業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已經印制好的標簽,同時也讓他們有時間進行新配方研發,國家標準發布后通常會有“過渡期”,兩年的過渡期內,國家鼓勵企業提前采用新標準,但企業可以“賴著不走”,繼續按老標準生產,且產品在保質期內都可以合法銷售。多數食品的保質期在1年以內,但也有不少是2年的(比如罐頭),因此理論上“零添加”的產品還有3—4年可以銷售。至于現在已經在市面流通的“零”產品,可以堂而皇之繼續銷售。但不管怎么說,留給“零添加”的時間不多了。
鐘凱補充道,有些“0”是法規標準已有明確規定的,比如“0糖”“0脂”“0能量”等。這些屬于“營養聲稱”,有明確定義及標注要求。再比如“無碘鹽”,食鹽標準也有具體規定,便于消費者選擇。這類“0”不受影響。
朱丹蓬認為,新標準的出臺踐行了整個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匹配了行業需要凈化“零添加”亂象的剛需。同時,標準也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讓企業更加明晰產品的宣傳口徑和未來創新升級迭代的方向?!皩τ谙M者來說,新標準保障了消費者的最大權益,是利國利民的舉措?!敝斓づ钫f。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