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46次野保巡護,拆除捕鳥網4324張,清除殘網523張,巡護里程近4000公里、巡護時長近2000小時,成功解救放飛501只被困活鳥……4月26日,由中國銀...
246次野保巡護,拆除捕鳥網4324張,清除殘網523張,巡護里程近4000公里、巡護時長近2000小時,成功解救放飛501只被困活鳥……
4月26日,由中國銀聯聯合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舉辦的“低頭撿星光”公益藝術展特邀了“野羽環境保育志愿者小隊”的創始人朱維佳帶來主題為《快門聲里的翅膀:上海鳥類觀察日記》的公益主題講座。那一串串鮮活的數字,組成了朱維佳極其團隊的十年護鳥歷程。從上海的崇明、浦東、松江、青浦、奉賢、金山等地,逐步擴展到周邊的嘉興、杭州、湖州、蘇州等地區,朱維佳帶領項目志愿者開展了一系列野保巡護活動。在講座上,朱維佳以攝影師的視角講述了上海珍稀鳥類棲息地的變化,呈現珍稀鳥類的生存危機,也再現了那些護鳥背后的溫暖故事,與現場觀眾共同探討生態平衡對城市的重要意義。
據悉,除主題講座之外,在“低頭撿星光”公益藝術展展覽期間,現場還有多場手工互動工坊,帶觀眾動手體驗三江源自然生態之美和環境保護的意義。
2024年,中國銀聯正式發起“低頭撿星光”公益行動,聯合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策劃了第一場公益藝術展,用8件垃圾打造的藝術裝置再現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中8位環保衛士的真實故事,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這一次,中國銀聯將“低頭撿星光”公益藝術展從三江源帶到長江尾的上海,為公眾帶來10件全新的藝術展品,通過垃圾再生藝術、影像敘事、公益講座與公眾互動,呼吁社會關注三江源生態保護并參與到生態保護的實踐中來。
以藝術之名,喚醒生態保護覺知
“低頭撿星光”公益藝術展以源頭源尾的“江河對話"為軸線,邀請多位藝術家以三江源真實的環保人物和故事為創作原型,利用回收垃圾作為創作材料,精心打造獨特的藝術作品,訴說守護三江源的動人故事,喚醒更多人熱愛三江源、守護三江源的自覺意識。除藝術作品外,在攝影展區,通過《源頭源尾的影像對話》,用攝影作品向觀眾展示了發生在三江源頭和長江尾的生態守護的公益事跡。展出作品包括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家奚志農用鏡頭呈現的三江源以及野羽環境保育志愿者在“護鳥之旅”中記錄不同鳥類的珍貴瞬間,用生命的影像把生態保護的善意傳遞給更多人。
多元互動,共赴守護生態行動
本次“低頭撿星光”公益藝術展將持續到5月4日。展覽期間,中國銀聯策劃了4場主題公益主題講座,特邀奚志農、朱維佳、秦博、廖義源4位跨越荒野與城市的守護者,帶來四場人心與自然的對話座談。為了讓觀眾更深入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中國銀聯在藝術展期間設置了豐富有趣的手工互動工坊,在“重塑三江星光,三江源塑料垃圾文創體驗”互動中,觀眾可以在工坊中發揮藝術創造力,將三江源地區的塑料廢棄物,加工成點綴生活的文創產品;另一場“繪見三江源:三江源主題簡筆畫插畫體驗”互動,則邀請知名插畫師帶領觀眾用簡筆插畫刻畫雪域生靈的靈動神韻,描繪三江源的生態之美,從而深刻體會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中國銀聯還將MINI銀聯星光超市帶到了藝術展現場,在觀展結束后,所有觀眾都可以通過現場的星光超市裝置完成對三江源星光超市的愛心捐贈。
踐行社會責任,打造公益新范式
“低頭撿星光”公益藝術展不僅是一場藝術與視覺的盛宴,也是中國銀聯積極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的創新實踐。近年來,作為綠色金融的積極踐行者,中國銀聯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持續發力。目前,中國銀聯已聯合38家商業銀行發行54款綠色低碳卡,累計發卡量超600萬張,首創綠色低碳積分體系,覆蓋13個綠色消費場景,持續引導持卡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激勵更多人參與到綠色消費中來。
未來,中國銀聯將繼續以“公益 金融”模式踐行社會責任,依托“低頭撿星光”公益行動,借助多元形式提升公眾環保意識,激發社會參與熱情,通過綠色低碳卡產品和綠色低碳積分體系,持續拓寬綠色消費場景,讓支付成為撬動低碳生活的有力杠桿。中國銀聯也將持續貢獻點“綠”成金的金融力量,深耕“金融服務 生態公益”的融合發展,探索更具創新性與可持續性的公益新范式,不斷書寫綠色金融新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