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鴻杰)4月26日,“聚才興業智造未來——產業人才賦能貴州現代化工業體系研討會”在貴陽市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與會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產才融合實踐、政策創新等議題展開討論,為貴州現代化工業體系構建人才支撐路徑獻智獻策。

研討會現場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王江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人工智能正從“精英工具”轉向普惠化基礎設施,但制造業面臨垂直模型應用滯后、行業數據治理不足等挑戰。“只需要把數據集做好,就可以做出非常優秀的推理模型、行業模型、場景模型出來。”王江平表示,企業需加速構建細分領域數據集,貴州工業體系應提前布局數據治理,搶占AI賦能先機,通過行業數據集與垂直模型結合,推動AI在制造業的精準落地。
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光亮以磷化工產業鏈為例,提出“產業和人才是相互成就的關系”的觀點。“磷資源深加工、伴生資源利用等專業人才集中在貴州、云南等資源大省,但企業需打破地域限制,動態建立全球人才地圖。”他建議將研究所設至人才中心,借助人工智能識別全球分布,實現“問題導向”的精準引才。
“貴州人才博覽會持續11年為工業體系注入動能,習酒正是受益者之一。”貴州習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地強分享了企業實踐:通過智慧供應鏈建設、綠色生態布局及數字化學習平臺,構建包裝材料園區化、原輔料基地化的“三化”供應體系,同步推進線上線下人才培養矩陣。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鹍從企業主體責任出發,提出產教融合共建產業學院、產學研合作攻克“卡脖子”技術、柔性引進院士團隊三項舉措,并呼吁建立全省工業人才數據平臺,試點跨境職業互通。
“建議對頂尖人才給予技術入股或稅收優惠,動態清單需精準匹配重點產業需求。”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聚焦航空高端制造領域,強調人才現代化是工業現代化的基石,提出通過攬才磁場、育英機制、用才引擎構建“引育用留”閉環。
“讓酸湯潮出圈,需既懂食品科技又擅數字營銷的復合型人才”。南山婆集團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包愛明以酸湯行業變革為例,提出“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體系”構想。當預制菜成年輕人“救命神器”,酸湯行業已融合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高精尖賽道。她倡議擁抱Z時代,讓年輕人上頭酸湯行業。
一審:郭秋含
二審:王利環 熊鶯
三審:李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