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4日至30日是世界免疫周,其主題為“人人享有免疫服務,我們可以做到”。
“按照流行病學模型來看,九成以上人口攜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因此未來患帶狀皰疹的風險較高,若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將進一步上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王剛提醒。
慢病中老年人群需高度重視帶狀皰疹
據介紹,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約90%以上的成人體內都潛伏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功能逐漸下降,病毒會再激活引發帶狀皰疹。有數據表明,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皰疹。
有數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每年新發帶狀皰疹約156萬人。除年齡之外,慢性病患者離帶狀皰疹更近,常見慢性基礎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是帶狀皰疹的危險因素。
王剛介紹,帶狀皰疹以疼痛為主要癥狀,有些患者在水皰等皮損出現前就已有局部疼痛,且疼痛可能持續數日甚至更長。因為病毒潛伏在神經節,炎癥引發神經疼痛。帶狀皰疹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且可多次復發。中老年慢病患者若感染帶狀皰疹,不僅劇烈疼痛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因肋間神經疼痛誤以為心臟病、膽囊炎,增加就醫負擔。此外,感染帶來的炎癥反應會干擾血糖、血脂控制,加重原有慢性病。
需要注意的是,帶狀皰疹患者的癥狀也存在差異,
“臨床上我們曾遇到患者因肋間神經疼痛被誤認為心梗,反復做心臟檢查,延誤診斷,直到出現皰疹才確診為帶狀皰疹。”王剛說,也有老年患者因早期未及時處理,病毒侵入神經系統,引發腦炎等嚴重后果。因此,帶狀皰疹在年老體弱人群中不僅帶來劇烈疼痛,還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需高度重視。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王剛
用疫苗接種“攔住”疼痛風險
王剛提醒,從預防疾病角度來看,疫苗接種至關重要。過去50年里,疫苗挽救了全球約1.5億人生命,目前已有30多種疾病可以通過疫苗預防,其中多數是法定傳染病。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每分鐘接種疫苗可挽救6人生命。尤其是帶狀皰疹,強烈建議5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慢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及其他重要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預防疾病的經濟和健康效益遠高于治療,投入1元可節省15元治療費用。
關于中老年人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王剛建議:一是只要無接種禁忌證,就應盡早接種;二是即使既往患過帶狀皰疹,也應接種;三是接種疫苗不僅能防病,還能有助于慢性病的長期穩定管理。
社區作為家庭生活延伸的主場景,也是預防接種的前沿陣地。
“我們社區中老年人群共病情況普遍,高血壓、糖尿病最為常見,且不少人同時患有兩種疾病。冠心病、腦卒中患者也較多,尤其是支架術后和卒中后遺癥人群。隨著老齡化加劇,這類人群已占社區總人口的40%以上。”濟南市歷下區盛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孝慧介紹,通過宣傳,成人居民對流感、肺炎、帶狀皰疹和HPV疫苗的認知度和接種需求明顯提升。針對慢病患者和老年人,部分人因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擔心不能接種,說明宣傳仍需加強。

濟南市歷下區盛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孝慧
劉孝慧指出,慢病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更需盡早接種疫苗,但應在醫生評估后根據身體狀況和禁忌證決定。目前,社區已推行醫生開具疫苗處方,以提高居民的接種意愿和安全性。
“我們延長了疫苗接種時間,周六和部分節假日安排接種,方便上班族和學生。同時,為安全起見,我們建議居民盡量在上午接種,避免下午或晚上因疫苗反應延誤處理。”劉孝慧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