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家住廣州白云區太和鎮豐雅花園小區的住戶反映,小區內的沙井蓋是“塑料”制成的,又薄又脆,小孩子用手輕輕就可以搬開。這樣的“塑料”沙井蓋,小區內一共有2000多個,且剛裝上不到一年,很多就已經破損無法使用,已更換了60多個,住戶十分擔憂存在的安全隱患。對此,施工方告訴記者,居民口中的“塑料”沙井蓋實際是樹脂制成的,是一種新材料沙井蓋,可以承重300斤。接下來,只要小區內沙井蓋有壞的,公司就會負責更換。
有的沙井蓋因為已經破損,直接露出深井(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小區居民認為是塑料沙井蓋,施工方稱是樹脂做的。其實,糾結這兩個概念沒有任何意義。不管是什么材質,首先應該保障安全。一年就壞了60多個,這肯定不正常。
畢竟,綠化帶里的沙井蓋,上面并不走機動車,300多斤的人不排除小區里有,但是一年破60多個,怎么也不會和人扯上關系。這些沙井蓋,如果是正常使用,到底是怎么破損的,應該給出答案。
如果是機動車違規上綠化帶碾壓所致,物業應該行使職責,采取果斷措施保障小區的行車秩序,保障業主安全。問題是,小區居民否認了是機動車所致,那么是不是說明這些沙井蓋本身并沒有達到質量要求呢?
井蓋安全關乎生命,容不得半點疏忽。近年來,不時出現行人尤其是孩童因井蓋缺失、破損而墜入井中,導致傷亡的悲劇。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是一個家庭難以承受的傷痛,這樣的嚴重后果,沒有人能夠承擔。據了解,小區內有2000多個類似沙井蓋,雖然還在質保期內,但是換來換去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出了質保,又誰來保障后續的費用?邊壞邊換,安全問題不是一樣存在嗎?
據報道,記者用一根手指輕輕向上一提就能提起,用手敲打還會發出清脆的“咔咔”聲。還有不少住戶向記者表示,小區內有些沙井蓋比較深,有的里面還有電線,小孩一搬就開。這些都是非常大的隱患。孩子天性好奇,對危險認識不足,哪怕沙井蓋質量過關,同樣應該采取措施固定才好。
這些沙井蓋到底能不能承重300斤?到底是使用不當還是沙井蓋質量有問題?邊壞邊換能否消除安全隱患?對此,有關部門也應該介入調查,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處置。首先,恐怕就是要排除沙井蓋偷工減料的嫌疑,承重多少不能口說無憑,讓施工方自說自話。
哪怕綠化帶里的沙井蓋,也要有充足的承重冗余,既要防機動車碾,也要考慮各種極端情況。當務之急就是消除隱患,這也需要有關部門和施工方一起,除了鑒定沙井蓋的質量,更要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以消除居民安全疑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